导读:近日,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新闻霸屏朋友圈,这一里程碑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无限遐想。德勤与Kira Systems联手,毕马威引入IBM Watson认知技术……种种举动也引发了行业内的恐慌,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真的会被机器人取代吗?
审计圈有这么一个故事:柯达曾是某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100多年的客户,据说当柯达的审计合伙人知道他签署的会计报表是为了柯达申请破产保护报备用的时候,忍不住落泪。柯达的失败不是因为它做胶片做得不好,而是它太专注于做最好的胶片,把数字影像技术放在了保险箱里。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审计师依然肩负着建立社会诚信的责任,审计不会消失,就像照相的需求没有消失一样,但审计的手段可能会发生变革,就像人们越来越多地用数码拍摄替代胶片一样。
审计这个历经数百年而相对保持稳定的行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呢?未来的审计师,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社会预期,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需要具备哪些才能呢?
这里,我分享几点看法,供大家思考与讨论。
顺应财务职能的转变
常规的审计业务,审的是财务报表,对接的是财务人员。要预测审计可能发生的变化,很重要的一点,需要了解财务在发生什么变化。
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已由事后记录的“账房先生”向“战略性财务管理会计”转变。财务将担负起核算、财务管控和决策支持等功能。在这过程中,财务与业务,会更多地融合在一起。
不要说企业的CEO,就是企业的CFO在与审计师沟通时,可能更关心的不再是审计师发现了哪几笔费用迟入账,调了哪几笔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而是企业的财务管控是否存在可能给公司带来实际经济损失的漏洞,财务数据是否反映了企业运营方面的风险,财务部门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才能提升企业的经营决策效率等。
客户希望审计师熟悉它所处的行业,了解行业最佳实践经验,有全局观,可以透过数据发现问题,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见解,而不仅仅是对数据本身核对、核对、再核对。
熟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审计效率
现代企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整合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一方面,财务数据的输出日益标准化,财务数据也会更多地通过系统对接,直接取自前端业务数据。
审计师可以应用技术手段,批量获取与分析财务数据。审计师还可以通过测试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来验证财务数据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自动化的导账,远没有传统手工记账时的一借一贷那么直观。系统有时像一个黑匣子:审计师眼见海量的业务数据输进系统,输出来规规整整的财务报表,却很难弄清“黑匣子”里发生了怎样的数据加工过程,也不好分辨是否每笔业务都按照正确的情景设置进行处理。
审计师需要理清系统中各个相关模块的算法和数据映射规则,才不会迷失在系统的迷宫里。
与财务共享中心相呼应
为了节省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条件成熟的集团企业可能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将财务制度与流程固化在统一的系统中,使得集团内各公司的财务信息更加标准和统一。
在财务共享中心,各工作小组往往不是依据地域,而是依据功能进行划分。
相应地,审计师可以派出专业团队组合,例如,由精通收入准则的专家负责审计收入,由擅长金融工具的专家负责审阅金融工具,由税务专家审阅税费,并在事务所内部形成良好的经验积累和传承。
这种事务所内对特定领域的审计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方式,与客户的财务共享中心相呼应,有利于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手段
大数据,不仅意味着数量之大,也是能量之大。
假设审计师把某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数据导入到一个审计软件,并输入企业性质、地区和行业等相关信息,这个审计软件就会自动输出审计重点科目、主要风险领域、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审计经验,并对各个科目的增减变化提供可能的原因以待验证,这是不是有点“审计诸葛”的感觉?
这种功能的背后,就是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分析。
当然,审计师还是要依据自己的专业判断,有选择地采用审计软件的建议。
函证方式发生改变
世界每天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现在占据审计师大量工作时间的银行函证和往来款函证,可能由于企业与银行间,或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规范化的授权查询端口,而变成“一键验证”。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应该具备技术手段来验证网页的真实性和授权的有效性。
那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审计师会失业吗?我个人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不会的。审计这件事,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审计师的专业经验与职业判断,不是简单的审计软件可以替代的。
在财务相关领域,亦是如此。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要想不被淘汰,需要认清职业的核心价值、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逐渐从简单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科技只会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更具价值。